真空斷路器、SF6斷路器與少油斷路器不作此項試驗,因其絕緣結構主要是電瓷與環氧玻璃布等之類絕緣,其本體電容很小(僅十至幾十皮法),所測得的tgδ分散性很大,不能有效地發現絕緣缺陷。對于多油式斷路器,tgδ測量是重要的測試項目。
多油斷路器的基本部件有套管、滅弧室、提升桿與導向筒、絕緣油與油箱,絕緣圍屏五大部分。測試證明,任一部分絕緣情況的劣化都使整體tgδ發生明顯變化。
該試驗要在合閘與分閘兩種狀態下進行。在分閘狀態下試驗時,要對每個套管分別測量,如果tgδ超過標準,或與歷年數據比較有顯著增大者,應進行下列分解試驗,以找到缺陷部位。
落下油箱或放油(當油箱無法落下者),使滅弧室露出油面后進行復測,如tgδ明顯下降3%,(對DW1—35型為5%)者,則說明tgδ時增大的原因是絕緣油與油箱絕緣圍屏絕緣不良。
如落下油箱或放油后,tgδ無明顯變化,則應擦凈油箱內套管表面再試,如仍無明顯變化,則依次卸去弧室屏蔽罩和滅弧室進行試驗。如此時tgδ降到2.5%左右,則表明是滅弧室受潮,否則可能是套管絕緣不良,可按套管標準判斷(GB50150--1991表15. 03的規定)。將滅弧室外加屏蔽罩,將其接于電橋的屏蔽回路,即消除了滅弧室的影響。表9—3為典型實例。
Q/CSG10007—2004規定:35kV充膠型套管大修后,20℃時tgδ不大于3%(運行中不大于3.5%)。
測量多油斷路器的tgδ時,也應注意測得的CX值,要對同一電壓等級、同一類型的套管,或同一套管歷次測試數據進行比較,t如CX (即R3)差別很大,則套管可能存在缺陷。CX增大即R3變小時,對于充膠套管,可能缺膠;對于充油套管,可能嚴重缺油;對于電容型套管,可能是電容短路。反之,則可能內部干枯,老化或填充物流失。
在實際工作中,影響測量結果的因素很多,對來自外界的影響,必須采取措施加以消除;對于測量用的儀器、儀表應定期校驗,使用方法要正確,從而使測量結果能反映絕緣的真實情況,這樣才能根據測量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。
測量單套管時一般用正接法,這樣受干擾小,測量結果較為準確,操作安全方便。使用反接法時,應盡量排除干擾,例如采用抗干擾電橋。
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也十分明顯。溫度升高,極化損失與電導損失增加,因而tgδ值也會變大,具體相關因素還未完全定論。有關文獻推薦了不同溫度下tgδ的校正公式 tgδ(20℃)=tgδ·K(20-t)/10式中K一不同結構材料的系數,電容套管K=1. 2~1.25;溫度超過20℃時,所鍘值變化歸算到20℃下的tgδ時, K值越小越安全,低于20℃下測量時,情況正好相反。
空氣濕度和表面污穢對測量的影響也很大。表面污穢應該擦洗干凈,應盡量避免在空氣溫度大的環境下進行測量。
技術資料
客戶案例